为了解省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11月14日至15日,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赴淮安开展调研活动,重点了解淮安地区的漕运文化传承保护及大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调研活动围绕运河遗迹文学与文化展开,了解了中国治水史和漕运史及其相关故事,考察了其中漕运民俗方面的内容,包括漕神、海神、天后庙、开漕节、高碑店庙会、漕运与《西游记》、运河龙舟、生辰纲运输、十番锣鼓和漕运诗词民谣等等。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就大运河区域文献整理、大运河景观与民间故事研究、漕运民俗与文化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拓宽了视野,激发了新的研究生长点。里运河文化长廊展现了淮安在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与成果,是运河文化新形态传播研究的典型案例,团队重点学习了其理水、营城、聚人、兴文的规划设计理念,为遗迹文学与文化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
调研活动拓宽了人文素养教学部教师的研究视野,增进了团队凝聚力,收集到了关于运河文学文化的一手资料和案例,促进专业课程与江苏地方文化特色有机融合,积极推动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韩斐;图:范雨静;审核: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