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花,女,副教授,艺术学博士,人文素养教学部主任。主要承担《大学语文》《社交礼仪》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艺术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并完成校级课题2项。

辛甜甜,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人文素养教学部副主任。主要面授课程:《大学语文》。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发表论文:《民间俗赋对文人赋体创作的影响——以汉魏六朝文人为例》等。

聂琦峰,男,讲师,硕士。主要面授课程《东方艺术与美学》、《外国美术欣赏》、《基础美术》等。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与美学,美术技法与理论等,研究成果:多次参加省级美展,并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艺术学相关论文,目前主持校级精品教材《外国美术欣赏》的主编工作,并主持省级社科项目“当代艺术的中国化进程”的研究。

杨丽,女,讲师,硕士。主要承担《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授课任务;2006年获得国家级秘书资格证,2008年获得速录培训师资格,2009年获得国家商务秘书培训师资格;发表论文《唐人小说中李杨题材的历史眼光》(《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第4期)、参编教材《大学语文》(东南大学出版社),《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参与省重点课题《高职高专文秘专业餐旅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等。

万雯雯,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面授课程:《大学语文》,参与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建设、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评论、文艺美学,发表《中国文化的生命气质》《<格萨尔>中蕴含的审美思想研究》《<一九四二>:温故苦难而知耻》《评<红楼梦>的迟暮之美》《论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流变》等省级以上刊物论文。参加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发表会议论文。

范雨静,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获得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证;2016-2020年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要承担《大学语文》、《影视鉴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江苏地域文化》等课程授课任务。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粘合式极性程度补语的共性与个性》《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X+透”结构中“透”的语法化及动因探讨》《“透”做结果补语情况探析》《浅析“透”做程度补语》等。

李春燕,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面授课程:《大学语文》。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叙事文化学。主持在研2022年国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代表作:《“德艺双馨”与唐明皇梨园弟子故事的文学演变》《<磨尘鉴>传奇对唐明皇故事研究的新价值——兼谈中国叙事文化学文献研究方法的实践意义》。

韩斐,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面授课程:《大学语文》。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发表论文:《“观棋烂柯”:视野的变换与意义的衍生》《烂柯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学意趣的提升》等。

魏博芳,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清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主持202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项,发表《陈奂〈诗经〉名物学研究》《〈诗毛氏传疏〉引〈说文〉考论》《〈诗毛氏传疏〉版本源流考》等论文。

吕会颖,女,助教,公共管理硕士。主要面授课程:《管理学原理与实务》。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职业教育,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

朱涵葆,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面授课程:《大学语文》。主要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哲学与文学跨学科研究。参与国社科项目1项,发表论文2篇。

黄小宇,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面授课程:《军事理论》。主要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政、成人教育研究。主持省高校哲社课题1项,完成省学会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

冯攀静,女,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面授课程:《管理学原理与实务》;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发展、基础教育研究;发表论文《“草根”名师工作室的领导能量辐射过程研究》等,参与编著《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新思考与新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参与省级课题1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