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5月8日下午,教育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在定淮门校区综合楼8楼会议室,举办题为“论教育研究的深度思维与论文写作”的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邵泽斌教授主讲,学院全体教职工及其他部门感兴趣的老师参加。报告会由教育学院院长吴杰主持。
邵泽斌围绕教育研究的表征、为什么需要研究的深度思维、教育研究深度思维品质的维度等方面,结合有关论文和著作,进行了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解。在阐述深度写作方式时,他以流动儿童为例,从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两个层面分析其文化认同的空间逻辑,阐释了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产生的对城市的高熟知和强适应,分析了流动儿童不同于乡土文化、异质于城市文化的独特的精神空间,进而揭示了流动儿童在文化认同中,所形成的“表层文化适应”与“深层文化区隔”的双向增长机制。在解释深度思维品质时,邵泽斌指出,作为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应针对复杂、多样、丰富的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数据和教育问题,去发现、揭示和提炼有思想、有价值、有深度、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特征和教育规律。他指出,教育研究要具有想象力和反思批判意识,注重研究的合情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要加强经典文献的阅读和思考,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的方式,加强“文本情商”的训练,写出赏心悦目的高水平论文;要关注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讲究文本逻辑感的同时,关注文本的趣味性,提高生活话语的使用频率。
教育学院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深化合作研究意识,积极推进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程晓莉;图:贾宗英;审核: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