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

发布者:贾宗英发布时间:2020-10-29浏览次数:1100

为推进教育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育人中的主体作用,教育学院于10月28日下午2:00在定淮门东校区综合楼南411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教育学院领导班子与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院长束正煌主持。

束院长首先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本次经验交流会的目的与意义,并同大家再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后学院各系部参加经验交流的老师依次展开讲述。

凌佳老师围绕《工科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进行阐述,其中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和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为例,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宣扬爱国、敬业精神。凌老师强调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需结合时政新闻与日常生活,在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着眼细微处,挖掘“课程思政”中的重点与亮点。

张成老师以《“以体为基、铸魂育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与设计》为题展开论述,强调体育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联系。在教学设计中以羽毛球教学为例,首先应在开课前对学生学情进行调查分析,有的放矢,展开教学,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突出加强学生的协作、集体、意志方面的价值观教育,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

万雯雯老师以《江苏运河——水文化》为题,阐述了大运河与江苏地域文化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水”文化扩展上升到地域、国家、民族的整体文化,以此凝练出了江苏运河“水文化”的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等民族文化精神,在课堂中使学生充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挖掘出了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管玲俐老师结合日常的党建工作,代表课程团队作了课程思政专题报告,突出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讲述较长时期内管理学课程团队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努力挖掘课程中所体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模范中的爱国敬业精神等思政要素。

最后,束院长对各位老师的交流进行了总结与评价。他提出在此次交流中各位老师有着很好的表现,各有所长,为学院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经验。他进一步强调各课程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院教师要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挖掘各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 文:吴昌磊/图:贾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