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在定淮门东校区综合楼南411会议室,教育学院特邀新加坡教育学院张秋丽研究员做了题为“知识建构与教育创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何康副教授主持,教育学院教职工参加。
张秋丽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现任新加坡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并担任学习科学与创新研究组的主任。自2005年投身学习科学教育研究工作,专注于知识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通过设计研究迭代式的探究循环,和老师一起合作沟通,深入了解知识建构的学习内容和环境的设计及其在注重考试成绩的环境中的挑战,并理解教育革新在实践中运作的方法。她的研究项目现有多所研究伙伴学校,也在当中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教师学习社群。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重塑未来教学?张秋丽研究员首先由问题引入学习科学理论,指出学生学习要基于学生的先验知识、建立思维架构、掌握如何思考。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指出知识建构从浅层到深层建构的12个原则,包括持续性的改进、多样化的观点、无处不在的知识建构等。随后,结合新加坡的具体实践,以一节历史课和一节物理课为例,介绍了如何将知识建构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强调了如何引导学生讨论、何时提供引导、以及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最后,她指出,教师要结合21世纪软技能和学科知识,理解课纲的各种连接点和重要概念,启发学生合作与探究式学习;教育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目的和教学方向、学习原则以及实际行动。
讲座后,与会教师积极与专家交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但了解了新加坡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拓展了思维方向,激发了跨学科的研究动力。本次讲座把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有机结合起来,传递了创新教学法的重要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为学院今后科研方向开辟新路径。
( 文/图 贾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