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第三节课,我院公共基础课部杨丽老师以“文学长河的探索——古典文学之魅”为主题的《大学语文》公开课在应天校区教学楼801教室举行。本次公开课授课对象为2012级人物形象设计(化妆品应用)班级的学生。院教学督导办公室罗德真副教授、黎蓉副研究员、公共基础课部史灿方主任、季海菊副主任,以及公共基础课部各教研室部分教师进行了现场观摩。
本次公开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小社团,大作用
杨丽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成立文学社,由学生自主确定社名,承担搜集文学现象资料,并进行学习成果汇报。“锦城石韵文学社”和“晟世凌风文学社”的学生代表分别走上讲坛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这种让“小社团”在教学中发挥“大作用”的新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二、成果点评,形象塑造
《大学语文》是我院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之一,是一门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课程,在对学生文学陶冶、人格塑造和能力养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杨丽老师在回顾古典文学史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点评,加深了学生对古典文学常识的积淀与升华;与此同时,她还针对所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学生共同探寻古典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种成果点评与形象塑造的有机结合,使课程教学达到了“春风化雨细无声”的效果。
三、贴近专业,学以致用
本次课程授课对象的专业是人物形象设计,杨丽老师选择了古典文学中的女性美形象描写这一切入点,与该专业的形象审美需求进行对接。为了让课程融入学生专业,杨老师多次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专业需求,收集相关的行业信息,力图让学生能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指导他们今后的实践运用。在公开课授课中,杨老师细致生动地讲解古典文学中女性“美”的形象,使得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的审美眼光来加深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公开课结束后,参加观摩的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专题讨论。院督导办公室罗德真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杨丽教师的精心准备、授课形式及授课效果。同时,结合自己授课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中肯建议。与会教师也一致认为这是十分精彩的一课,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公共基础课部本年度共推出“精彩一课”系列十讲,在致力于理实一体化、公共课贴近专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学探索之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公共基础课部的教师们将进一步关注、关怀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及未来人生的开拓,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好“精彩一课”平台,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不懈努力。

课堂教学——学生专业审美眼光的培养

学生讲堂——文学之魅学习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