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丽娟,2020年春季就读于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本科专业,2022年7月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现就职于南京市行知实验幼儿园,担任中班班主任一职。
封丽娟始终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她更加坚定人生的又一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取得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封丽娟来到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深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陶行知说:“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对封丽娟而言,教师的“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她认为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她将“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对话交流,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不断获得新生。她努力研究自己,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封丽娟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她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而且要向同事学习;她是研究者,带领同事主动积极地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她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她在实践中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封丽娟从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道数学题,不往地面丢纸屑等,长期坚持方能养成习惯。呼唤教育、呼唤学校、呼唤老师给孩子以平等、尊重和爱,她也身体力行,把小事做到一个个小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封丽娟认为的教育的大事。她在乎孩子的感受,把关乎孩子们的细节做成了精品,洋溢着浓浓的爱心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在求知识的道路上也是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封丽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与孩子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她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为了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封丽娟注重一词一句,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才能暖人话语,滋润心田。封丽娟对学生还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她还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地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她坚信:“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同“心”抗疫,为“爱”护航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日常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封丽娟所在的教育行业,疫情防控形势更加紧张严峻。在校工作期间,封丽娟积极配合园部完成各项防疫工作,按时参加防疫演练,为幼儿健康安全保驾护航。不吝芳华,她向师生立下“勇挑重担,恪尽职守的”坚毅决心;勇毅向前,她用亲身行动诠释“为同窗冲锋,在家园站岗”的深切内涵。能吃苦,能坚守,封丽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们的一致称赞。
封丽娟非常感恩母校培养,她表示是江苏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模式赋予了在职学员学历素质提升、职业进阶发展、学习型人生构建的新契机!封丽娟衷心祝愿母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早日申办成功,并真情表白道:“我衷心祝愿母校日新月异,兴旺发达,桃李芬芳!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文:封丽娟;图:封丽娟;审核:罗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