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教育学院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举办第一期博士沙龙。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纪河、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旭及博士教师参加了本次沙龙。会议由院长孙旭主持。孙旭简要介绍了博士沙龙的设计初衷,表示这是学院推进科研工作、提高学术交流的重要尝试。此外,介绍了第一期博士沙龙中专家讲座、科研进展交流和读书分享三个环节的大致设想。
在专家讲座环节,纪河院长以《课题申报规范与技巧》为主题,围绕前期准备、申报要点和注意事项三个主题展开讲述。他指出,项目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应以积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确定选题为核心。在课题申报中,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正确认识课题定位、反复斟酌课题名称。在课题设计论证中,应明确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明确研究可能性和未来进展。他表示,认真研读已公示的中标课题、多次打磨申报书、注重论证的严密性、论述的精炼性和准确性,在文字排版时注重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等格式的准确性,是课题申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在科研进展交流环节,李春燕博士以《笃定创新 盈科后进——博士沙龙之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从项目申报经历与收获、国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经验两部分进行分享。她提出,在项目申报中,了解形势发展与社会需求尤为关键,在准备申报材料时,应加强书稿的学术性、思想性、逻辑性、规范性和话语性,认真完善修改说明、注重申报书中的思路的清晰程度、语言的精炼程度以及排版的美观程度。钟秋菊博士从个人研究方向、科研收获、科研困惑和科研设想四个方面谈了做科研的感悟,表示要从内部出发,聚焦研究方向,扎实开展科研工作,并从外部寻求助力,为个人的科研发展寻求科研指导。
在读书分享环节,孙旭院长以《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为书目,介绍了书目的章节内容和书目定位,并对书中提到的共同愿景、系统思考两种思想进行重点阐释。他表示,教育学院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应以构建共同愿景为管理的核心。他进一步结合学前教育技能大赛工作中的成员分工与合作、学院组织科研申报两项工作实际,提出要以整体观为前提,全局性地、系统性地看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朱涵葆博士分享了“经典文本的研读——以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为例”,他区分了文本研读的横向与纵向路径,在此基础上,展示了黑格尔的政治形象和总体思想,介绍了该书的形成背景,进而论述该书的总体结构,并联系当下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学院的工作对重点剖析了黑格尔的子女教育和社会教育思想。程晓莉博士以“《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读书分享”为题,呈现了书的研究背景、作者简介、相关理论,并从家庭教养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出发,重点解析了协作培养与成就自然成长两种家庭教养模式,最后,从育儿焦虑、寒门难出贵子、教养方式的代际差异等实际问题,分析了书目对中国当下教育现象的启发。安旭红博士以《西部世界》电影为切入,对剧集的背景、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并结合剧情提出一系列问题:你是否活在被操纵的人生里面、人类是否从来没有选择、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谎话、机器是否可能被赋予情感、如果机器没有“人格”, 是否可以被任意对待?谁是程序的制定者和被制定者?据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孙旭对沙龙进行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各位博士前期准备工作的认真程度以及交流中的精彩程度,并就各位博士的发言进行简要总结与评析。此外,他表示,由于沙龙的参与者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在进行分享时,应注重提高科普个人专业方向的能力,以此提高交流的顺畅程度。
此次沙龙环节紧凑,内容丰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今后将以此为基础,通过效果评估、收集意见等方式不断完善沙龙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教育学、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博士之间的分享与对话,形成和谐的学术共同体,以此为教育学院的发展赋力,为教师团队的成长赋能。
(文/图:程晓莉;审核: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