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江苏文化 擘画遗迹文学研究 ——教育学院举办“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时间:2023-07-03浏览:193

6月30日上午,教育学院人文素养教学部在定淮门校区图书馆楼612会议室举办“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促进会特聘专家薛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政原应邀出席。联系校领导顾新华,教育学院院长孙旭、党总支书记罗殷、副院长何康以及学院教师参加。研讨会由孙旭主持。

活动伊始,孙旭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顾新华、贺云翱教授及研究中心主任李春燕共同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揭牌,顾新华为薛冰和赵政原两位老师颁发研究中心外聘专家证书,并就研究中心的工作提出“引人才、建平台、搞研究”要求。

会上,贺云翱教授、薛冰老师和赵政原老师分别作了题为《长江文化的历史观察——兼说长江文化南京段》《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铁路遗迹与南京城市记忆》的学术讲座。贺教授从长江文化研究的背景与趋势、现代背景下长江文化的建设、南京在“长江文化”中的地位等六个方面,阐释了长江文化研究的意义,并就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长江文化南京段提出具体方案及建议。薛冰老师从“六朝南京,立文学规范”“文脉绵延,成果辉煌”和“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之都”三个层面,系统梳理自六朝始至今的南京文学大事件,阐明揭示南京成为全国首座世界文学之都的原因。赵政原老师从铁路遗迹、铁路与近代科技、铁路与“现代性”体验等维度出发,通过大量今昔铁路及其附属建筑和设施的照片,为与会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使他们在鲜明的今昔对比中切身感受到铁路构筑民族和国家的地理理想,形塑近代国人的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的意义。三位学者旁征博引、声情并茂,为全体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最后,孙旭高度概括本次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他指出要积极发挥江苏遗迹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并提出“深入挖掘研究点,凝练研究方向”“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高质量专家”“扩大研究队伍,促进交叉研究”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此次学术会议的举办,是教育学院追求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举措,营造了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氛围,必将进一步激发学院教师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推动学院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上新台阶。

(文:魏博芳;图:韩斐、曾慧娟;审核: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