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运河城市 传承运河精神——教育学院分工会开展特色活动

时间:2021-12-06浏览:708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承载中华千年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结合学院中心工作,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教职工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12月4日,教育学院分工会组织学院教职工赴扬州开展主题为“寻访运河城市 传承运河精神”的参观学习活动,校纪委书记顾新华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站:大家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和申遗牵头城市,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古邗沟,拉开了中国大运河的序幕。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保护、展示和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体由大运塔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以及“运河上的舟楫”“运河湿地寻趣”“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9个专题展览,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大家从馆中陈列的大量实物感受到先人们确实不容易、不简单,体会到面对困难但不屈服于困难的奋斗精神、接受挑战并且能战胜挑战的创造精神……

第二站:大家来到史可法纪念馆。该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是扬州市一个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馆内陈列有史可法2米高的塑像和多幅史可法手迹,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文物史料,内容丰富完整。大家一同感受史可法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勤政爱民的爱国情怀,褒扬史可法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院教职工在学习中了解了大运河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世代相承的民族智慧、古往今来的美好生活;使教职工在体验中增强挖掘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使教职工在实践中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思路,提升科研水平。学院教职工纷纷表示经历了一场思想政治教育之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以大运河开放、包容的姿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担当作为。

(贾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