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开拓奋进 再创辉煌——2014年度全省办学系统思政教研会成功召开

时间:2014-12-19浏览:338


2014121314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4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在徐州办学点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史灿方主任、徐州办学点陈玉金副校长、江苏师范大学张波教授以及全省11个办学点共36名专职思政课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总结交流2014年度思政课教学改革情况、专家专题讲座、微课颁奖以及部署2015年度全省思政课教学、科研、改革工作。会议由季海菊副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徐州办学点陈玉金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讲话,介绍了近年来徐州办学点思政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并预祝全省思政课教研会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会议安排,江苏师范大学张波教授首先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宣言和法治行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专题报告,详实系统地介绍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主题确立的动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宣言(总目标、原则和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行动(思维进路、新“十六字”方针、着力点、举措和对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创新和重大意义。
省校教研室主任盛一平副教授就思政课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重点就12级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四门课的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在会议教改情况交流过程中,昆山办学点戴建安老师做了“巧用三种方法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发言,介绍了教学过程中他所使用的比较分析的方法、历史的方法、现实的方法,他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端正心态,看到思政课独特的价值,平时要善于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尽可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南通办学点蔡老师重点指出思政课课改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性;三是重视实践环节。同时,他也指出了基层办学点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整合,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有待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有待细化。徐州办学点思政课部黄斌主任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目标、课堂内容、能力训练项目、课时进程、第一节课、考核方案的设计。
徐州办学点马广柏教授还做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艺术取向”的专题报告,指出了当前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正”“实”“新”“精”“趣”“活”的课堂教学艺术取向,要求构建教师的“新知识背景”情境,拓展“研究型教学”阈限,倡导科学的课堂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行为的主导价值:教师就是教育,学生就是生活,课堂就是学校。
季海菊副主任做了思政课教改专题报告,她从观念更新、教改成效、科研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了近三年全省教学改革的情况,要求全省各办学点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做到调研工作常态化,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科研的质量。就项目化教学,她向全体会议代表重点介绍了在省校教师培训中所学习到的戴士弘等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观点,鼓励全省各办学点通过“项目化”课程改革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通过创新让思政课教学“火”起来。
会议还通报了今年下半年布置的全省微课竞赛情况,并进行了微课展示,对12部获奖微课作品进行了表彰,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
最后,史灿方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四项工作要求。一是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学科背景推进。要破除“副课”思想,立足学科背景,弄清什么是思想、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理论等三个方面问题,多学习政治学、法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明确今后思政课研究的方向、着力点。二是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要围绕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改,要找准问题在哪里?是哪些?要认真领会本次会议中专家的报告精神,2015年度继续推进全省微课建设、项目化改革、思政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公开课等工作。三是要做好时政进课堂。要把廉政文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四是要研究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结合国家节庆日、国家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以及具体文化事件、政治事件进行思政课教学。
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就国家公祭日进行了集体默哀。
会议时间虽然短暂,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次会议收获良多,既分享了兄弟办学点的经验,听取了专家的报告,增进了知识,又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他们一致表示将全省教研会的精神带回去,向领导汇报,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为夺取2015年度全省思政课教改工作的新胜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