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幸福追梦”第二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是本学期公共基础课部组织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综观本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与面广。本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课面向全校13级共44个教学班级开设,此次成果汇报的12个团队是在全年级270余个小组团队中遴选出来的优秀实践团队的代表。
二是价值趋同。参加汇报的团队,虽然选题富有个性,实践策略不拘一格,但是他们所倡导的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践行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建设理念,在这一点上,又走向了一致。
三是能动性强。在教学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中,除规定项目外,同学们自主选择、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活动中按进度实施计划,活动后在讲台上表达自己感悟收获。汇报中,以“共享青奥盛会 同担社会责任”为主题的青奥知识产权的宣传和维护活动,以“3天·12小时·爱的传递”为主题的地铁站志愿者服务、以“汇聚一点爱,流动你我心”为主题的献血活动以及环保宣传、聋哑幼儿园、敬老院、农民工子弟学校之行等,都是大家能动自主开展的实践活动,所谈的感悟令人信服。
四是教师指导有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为切实实现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克服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影响“表层化”的局限性,思政课教研部不仅制定了详实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更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每位老师能做到以下32个字: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引导方法、建立规范;跟踪过程、把握价值;帮助进程、倾听体悟。本次汇报活动中,每个小组汇报之前,指导老师首先进行的一分钟成果推介,充分展现了教师和学生们同行共思的风采。
教务处副处长冯国刚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思政课教研部部在教学改革中的努力,并希望做好总结,将经验发扬光大,同时进一步反思,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